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心理健康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学工部开展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帮助新生化解成长困惑更好地融入校园,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9月中下旬以来开展新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多场讲座中心专任心理教师主讲,以地面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全体本科及研究生新生,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聚焦研究生人际痛点,搭建沟通协作框架。9月17日,“研究生人际关系与沟通”主题讲座在良乡校区西院报告厅开讲,刘钊副教授以“解困、析因、建构、优化”层层递进针对研究生高频人际场景,刘老师指出师生、同门、宿舍等领域的典型困扰——如导学关系中“敬畏与逃避”、同门合作中“论文一作归属冲突”、宿舍相处中“亲密与冒犯”等,让研究生新生直观把握问题核心。随后剖析“幼稚社交幻想”、“自我中心与受害者情结”等八大心理根源,引导新生反思自我认知偏差;并提出“扶正祛邪”建构思路:明确自我边界并尊重他人边界、以成长为导向搭建心理支持网络,分享“关系无常、不执为妙”的观念与“存异扩容、境随心转、有力表达”等沟通技巧,为研究生学术协作与生活交往筑牢基础。

破解研究生挑战锚定成长方向9月19日,“医学生的诗与远方——研究生压力管理”讲座中,苏萌老师结合我校研究生生活实例,系统剖析了研究生学业科研、导学关系、人际情感及职业发展等常见的压力来源,深入阐释了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识别方法并结合拉扎勒斯压力应激模型,从认知重构、内在成长、传统运动等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身心调适策略,鼓励同学们“在压力中寻找成长契机,以坚守践行医者初心”。

ea813269a0a1423c13c849d325a9fd86.jpg


助力本科新生转型,提供适应行动指南。9月25日,苏萌老师主讲“大学新鲜人适应攻略”讲座讲座聚焦新生在适应期面临的典型问题,如自卑、孤独、迷茫等情绪,剖析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依赖到独立的关键转变及新生适应阶段的特点,并提出适应生活的几点建议:在认知层面,调整心态,学会“被动接受”到“主动规划”;在生活实践方面,提升沟通能力,妥善处理宿舍关系鼓励参与社团及志愿活动,拓展社会支持同时关注心理成长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善用各类校园资源。本次讲座为新生评估自身适应状况、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引。

强化睡眠与精力管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9月26日,胡前英博士主讲“新生睡眠与精力管理”主题讲座结合新生“作息紊乱、习惯熬夜、精力不足”等问题,胡老师从生理与心理双重角度解析睡眠的重要性,强调“生理-心理-环境”对睡眠的多重影响,并围绕“睡眠周期规律”、“睡眠管理技巧”睡眠问题的求助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帮助新生掌握科学的改善策略。在精力管理模块,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维度解析精力构成并分享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培养仪式习惯与恢复积极精力,帮助新生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大学生活。

53e5ea2811fcae0b01e74924ea31a344.jpg


系列讲座精准回应了不同新生的核心需求,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操价值。后续,学工部将持续关注新生心理健康状态,通过咨询、团辅、测评等方式,构建“预防-干预-支持”全链条服务机制,为新生积极适应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赵玥瑛  胡前英

审稿:苏萌 赵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