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工作的实效性,11月20日,由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和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2020年“心学中医”中医心理专项培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顺利开班。各学院心理联络老师、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中心专职心理教师以及部分兼职心理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开始,学工部副处长艾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专项培训的目的和目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中医理论水平,将中医药特色融入学生心理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专兼职教师均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领悟中医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在简短的开场以后,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许筱颖教授以《中医理论视角下的精神心理活动》为题带来了本轮培训的第一次授课。许教授以幽默的类比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激发了学员对课程的兴趣。首先,许教授通过对“中医”字形字义的解读,阐述了中医的内涵。“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七情的“太过”与“不及”均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随后,许教授介绍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许教授通过对阴阳五行概念、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五行的特性和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论的阐述和分析,讲授了五志相胜法与情志治疾病的干预方法。许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医理论中肝的功能,指出情志活动,本为心所主,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并推荐了玫瑰花、逍遥丸等疏肝解郁的茶饮和药品,介绍了按压阳陵泉等穴位的作用。最后,许教授讲授了治未病与情志调理,并介绍了相关的养生方法。授课结束后,学员也向许教授提问了很多问题,许教授进行了耐心解答。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非常有收获,尤其对于非中医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来说,是一次触摸和了解中医药思想和知识的好机会和平台。这种学习让大家觉得自己和学校更近了,离学生也更近了。大家表示,会积极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积极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践中去。
2020年“心学中医”中医心理专项培训定于11-12月中旬每周五下午开展,后续还将有四次课程,由不同讲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中医学和中医情志理论,将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中医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进而不断完善我校中医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撰稿:张阳阳 裴昱 摄影:常凡 审稿:艾华 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