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心学中医”中医心理专项培训第五讲——“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及运用”在良乡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本次培训由我校中医学院刘晓燕教授主讲,在刘教授精彩的讲解和学员们积极的参与下,讲座得以顺利开展。本次讲座是本轮中医心理专项培训的最后一场,培训圆满结束。
培训开始,刘晓燕教授介绍了中医运气学的基本概念。中医运气学以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为着眼点,以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为基础,旨在阐发人体的疾病规律和临床治疗规律。在基本的概念阐释后,刘教授从“五运”、“六气”、“运气结合”等五运六气基本理论框架和“阴阳”、“五行”等中医理论和实践入手,向学员介绍了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和推演方式。她指出,“岁运”、“主运”、“主气”、“客气”等推演方法体现了古代唯物辩证法下,先人们对天象变化规律、气候变化规律、生物及人体生命规律的深入思考和钻研,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和疾病病因病机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最后,刘教授介绍了基于五运六气的养生和疾病干预措施。现代运气学研究充分考量当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针对性的运用起居、饮食、锻炼以及运气方证等进行调养和干预,可以有效的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也可以将运气理论与学生工作实践结合,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五运六气学说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基本理念。尽管其理论古奥秘深,然而在刘晓燕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悉心的指导下,学员们初步掌握了运气学说的概要和运用,对开展学生工作,指导学生健康生活,有效的调节情志大有裨益。
本轮培训共有五次,由我校学工部和中医学院联合举办,分别由不同讲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中医学和中医情志理论。学员以各学院心理联络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有40余名老师全程参加了培训。学员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中医学和中医情志理论学习中,在感慨中医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对继承和发扬中医智慧和文化,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心学中医”中医心理专项培训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提高学生心理工作的实效性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撰稿人:张阳阳 裴昱 摄影:阿里 审稿人:艾华 范璐